世界杯赛程 分类
视频丨千亿流量级“村字号”是如何火出圈的?2026世界杯全攻略 - 赛程直播 投注预测 最新资讯发布日期:2025-11-15 浏览次数:

  世界杯,2026世界杯,世界杯直播,世界杯投注,世界杯盘口,世界杯比分预测,聚焦2026年世界杯,提供最全面的赛程、直播、比分、投注推荐与爆冷预测信息。中文用户专属足球社区,助您精准分析,轻松购彩。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提出,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。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,一个小小的足球带火了一座城:这里打造出首个千亿流量级“村字号”——“村超”,带动当地文化和旅游经济大放异彩。

  以“村超”为代表的“村字号”是如何孕育、发展并火爆出圈的?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流量密码?“村字号”的频频出圈又给中国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?

  今年国庆节期间,“阿根廷1986年世界杯冠军队”球员鲁杰里、朱斯蒂、布鲁查加,来到贵州“村超”赛场,与当地村民组成的足球队同台竞技。

  中场休息时间,来自榕江县各村寨的特色啦啦队轮番上阵。摆贝苗寨的鼓藏节仪式方队显得尤为特别。九十岁高龄的杨老赶,首届“村超”比赛就凭着扛捆牛绳的独特形象而走红,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“村超爷爷”。

  赛场外,曾热情为“村超”游客分西瓜而被网友称为“西瓜妹”的熊竹青,这次把家乡特产百香果“穿”在身上,再次引发网友的热烈互动。

  贵州省榕江县丰乐村村民 熊竹青:现在我们“村超”是属于大家的,属于全国各地的,属于世界的“村超”了。

  自2023年5月开赛以来,“村超”凭借其迅猛的传播势头和持续的话题热度,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乡村文化现象,并在2025年成为首个突破千亿流量的现象级“村字号”活动。

  榕江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。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推动下,榕江县先后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和5G网络“村村通”,为“村超”走出大山、走向全国创造了条件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研究室副主任、《狂欢与希望:“村超”的文化想象力》作者 叶俊:如果没有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话,这些网络的出圈可能就失去了基础条件。

  “村超”并非“村字号”的“首创”。早在2022年夏天,黔东南州台江县的“村BA”就已经火爆出圈,三轮赛事网络传播量超15亿人次。

  同样是根植乡土的群众体育赛事,同为多元民族文化展示的综合性舞台。为何“村超”能率先突破“千亿流量”,创造出新的传播奇迹?记者调查发现,“村超”的爆火并非偶然。它的伏笔,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埋下。

  每隔一段时间,熊竹青都会到这里参加乡村主播培训。在培训现场,记者见到了“村超”核心发起人之一、“村超”传播负责人王永杰。

  贵州省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王永杰:多彩贵州文化、全国各地的文化,球场变成了一个文化的秀场。

  2022年11月,曾通过新媒体成功推火荔波县文旅的王永杰,作为人才被引入榕江县。刚一来,他就担负起一项新任务。

  王永杰:把手机变成新农具、直播变成新农活、数据变成新农资。那个时候,这边已经做了一年多的新媒体产业园,在培养大量的乡村推荐官。

  进厂干过流水线、摆过地摊的熊竹青,是最早参加乡村推荐官培训的一员。如今,她已经拥有数万名线上粉丝,年带货交易额过百万。

  在榕江,像熊竹青这样的乡村主播还有很多。在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,记者看到,数十名主播坐成一排,大方面对镜头,热情推荐家乡物产。

  王永杰:据统计有2.4万个新农人账号,现在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了。

  榕江打造了一支人数众多的自媒体传播人才队伍。无论是村寨球场,还是县城里的“村超”赛场,都有他们直播的身影。正是他们将“村超”推向了全国。

  叶俊:从小规模的流量变成火爆的流量,是要有流量池的。两万多的新媒体账号,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“村超”火爆的重要流量基础。

  “村超”持续火爆,给当地农村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?记者驱车两个小时,赶了60公里山路,来到“村超爷爷”杨老赶所在的摆贝村。

  贵州省榕江县摆贝村党支部书记 刘正文:这家就是我们“村超爷爷”家。今天我来找他跟他说一下,明天我们又到“村超”现场去当啦啦队。

  在摆贝村党支部书记刘正文的指引下,我们见到了“村超爷爷”。得知记者到来,老人还特地换上了一身盛装。

  刘正文告诉记者,在“村超”举办之前,“村超爷爷”只去过一次县城。现在,只要“村超”有需要,不管多忙,他都会抽出时间参加。

  上海游客 王婷婷:看完了“村超”之后,就从榕江直接开车过来这边,来找“爷爷”。

  因为“村超”以及“村超爷爷”,国庆期间,这个昔日的“空心寨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。

  近三年来,“村超”为榕江县带来了近200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。乘着这股东风,榕江县正加快融入大湾区,推动“黔货出山”,实现从“文旅热”到“产业活”的全面升级。

  王永杰:我们的农产品以前卖不出价,没有品牌。现在贴上“村超”,我们的百香果卖向全国。

  今年6月,榕江县遭遇连续强降雨侵袭,“村超”联赛被迫中断,仅一个月后,“村超”重启,活力归来。

  10月18日,“村超”再次迎来好消息。贵州省启动覆盖全省88个县(市、区)的三级足球联赛,标志着“村超”从榕江县的单点引爆,发展为全省范围的体育赛事。

  贵州省榕江县“村超”办副主任 高松:“村超”把全中国草根足球的火种点燃了。一枝独秀不是春,万紫千红才是春。

  今年的中国国际服装周上,“贵州村T”闪亮登场,瞬间吸引了国内外观众的目光。“村T”,是“村BA”“村超”爆火后黔东南州走出来的又一个“村字号”IP。

  如果说“村超”的爆火,是源于新媒体人才两年多的厚积薄发,那么“村T”的出圈,其流量密码又是什么呢?

  凯里,是以苗族、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,常住人口仅70多万,却拥有1.7万多名苗绣绣娘。

  “村T”发起人古阿新说,是母亲和村里的绣娘们用绣片换钱,帮他顺利完成学业。毕业后,他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品牌,偶尔会带着这些“绣娘妈妈”们去全国各地走秀。

  贵州“村T”发起人 古阿新:实际上机会很少,偶尔就一个两个条件比较好的“绣娘妈妈”会带着出去。

  古阿新的母亲:好多人看到我就给我拍照。我说,不如我回去以后发动我的姐妹们个个都绣花,个个都穿着民族服饰。

  2024年7月,古阿新在家乡苗寨发起首次民族服装秀。原本只是一次试水,却意外点燃了村民的热情。

  潘玉珍老人,是“村T”舞台的常客。年近八旬的她,从记事开始学苗绣,至今仍坚持亲手制作苗绣。她还曾十余次受邀前往国外进行苗绣文化交流。

  古阿新:其实潘奶奶是最支持我们苗族地区的奶奶,办“村T”之后,她每一场几乎都来,不管是刮风、下雨、下雪。

  与专业时装秀不同,“村T”真正的主角是村民。“村T”的舞台,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走秀团队,共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服饰文化。

  古阿新:到现在为止,有三十多个民族已经搞了专场走秀,比如佤族专场、白族专场、藏族专场、傣族专场、哈尼族专场。他们都来过“村T”走过秀。

  不同于“村超”的乡村主播大军,“村T”的传播主体更加多元,来自全国各地的走秀团队和游客共同助推出圈。

  古阿新:去年到今年,其实我们都让世界看见了,这不只是一场秀。它是种文化自信的崛起,它是中国新乡村一种软实力。

  不光在贵州,近年来,“村字号”在全国遍地开花。近日发布的《全国“村字号”文体活动情况报告》显示,全国“村字号”类型多达24种,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。

 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术的发源地湖南新化,当地村民化身“武林大侠”,一招一式,行云流水,向游客展示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。

  在浙江宁波的“村歌”大赛现场,登台演唱的不是专业的歌手,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、村干部和民宿业主。

  “村字号”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,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持续增长,实现了从短期流量红利到长效经济增长的跨越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网络浏览量破10万次的“村字号”,累计实现经济效益436.1亿元。其中,2025年“村字号”预计实现经济效益142.8亿元,较2021年增长58倍。

  王永杰:如果说没有脱贫攻坚过后整个贵州的改变,特别是乡村的改变,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文化活动,让大家积极参与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张利庠:这些“村字号”,深层次背景就是咱们国家文化自信,以及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,把所有的东西都以传统文化作为灵魂激活了。

  农民创、农民演、农民享,“村字号”让农民从场边看客变成了场上主角,极大增强了农民的首创精神、乡土认同和文化自信。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由内而外的根本性变化,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实现了由“静默存在”到“动态传承”的巨大转变。